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科研平台
发布时间:2024/04/03 14:57:14 | 点击:

科研平台

学院现有省、市级重点实验室17个:光电子器件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光电子器件与系统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光纤传感技术粤港联合研究中心、广东省呼气试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激光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微纳光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光纤传感器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高纯锗材料与探测器制造重点实验室、深圳光纤传感网技术工程实验室、深圳市生物医学光学微纳检测与成像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物联网光子器件与传感系统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光学材料飞秒激光制备技术工程实验室、深圳市先进薄膜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智能光测与感知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光子学和生物光子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市超快激光微纳制造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核与辐射安全重点实验室

光电子器件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光电子器件与系统重点实验室

光电子器件与系统教育部/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在我国著名光电子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牛憨笨带领下,于200212月获批组建,并于200511月顺利通过广东省验收,200712月通过教育部验收,成为教育部与广东省共建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得到了教育部和广东省的认可。2022年,“光电子器件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优秀,是重点实验室成立20年来第一次获评优秀。此外,重点实验室在2022年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评估中也获得优秀。

重点实验室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光电产业经济主战场建设需要,秉承“四个面向”宗旨,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人民生命健康,开展光电子器件和系统的共性基础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研究,凝聚和培养一大批从事基础和应用研究的高层次人才,促进了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科研成果。目前,重点实验室针对光学工程学科发展趋势以及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的需求,依托光学工程、物理学、电子信息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开展光电子器件和系统的共性基础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研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智能光测与成像技术、生物医学光学与光子学、光纤传感与激光技术、集成光子学与功能材料、瞬态光学与光电子学五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建立起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光电子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在重点实验室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下,先后组建了一批省市级科研机构,包括广东省光纤传感技术粤港联合研究中心、深圳市超快激光微纳制造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智能光测与感知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物联网光子器件与传感系统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生物医学光学微纳检测与成像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激光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微纳光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先进薄膜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光学材料飞秒激光制备技术工程实验室等,极大地丰富和壮大了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实力。重点实验室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国际学术相关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与大湾区的主导产业发展息息相关,对深圳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重点实验室形成了以中科院院士为学术带头人,以国家杰青、国家级专家等为团队核心力量,以国家优青、中组部青年专家及省市级人才等为学术骨干的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队伍。重点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145人,其中正高级41人,副高级43人,40岁以下研究骨干占比40%,包括国家级人才13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3人、国家优青4)。近5年,重点实验室培养国家级人才5人,其中包括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3。近5年,实验室成员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自然重点项目、国家杰青/优青项目、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434项(国家级190项、省部级64项、市级94项、横向86项),科研经费合计3.9亿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Light-Sci.& Appl.Advanced MaterialsPhys. Rev. Lett.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71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92项,国际发明专利23项。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光学科技奖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深圳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科技奖励15项。




超净实验室

研究生做实验




广东省光纤传感技术粤港联合研究中心

广东省光纤传感技术粤港联合研究中心是广东省科技厅2015年批准立项的粤港协同创新平台,团队成员101人,其中讲席教授1人,特聘教授3人,副教授4人,助理教授3人,专职研究员9人,博士后7人,博士生20人,硕士生53人。

研究中心拥有实验室1000平米,设备价值1.2亿元;主要开展光纤传感技术研究,专注新型光纤传感器件及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重点研究光纤微结构器件制备技术、极端环境光纤传感技术、生命健康光纤传感技术的机理、方法及应用。

研究中心成员入选人才计划共35人次,其中获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青年特聘专家等国家级人才计划16人次、广东省杰青等省级人才计划5人次、深圳市优青等市级人才计划14人次。研究中心成员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广东省光学学会光学科技奖一等奖、深圳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科研奖励。

研究中心立项科研项目198项(国家级56项、省部级55项、市级48项、横向15项、人才启动24项),总经费2.33亿元;授权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49项、实用新型专利85项。

研究中心发表期刊论文312篇(SCI论文291篇,一区74篇、二区148篇)、会议论文307篇(大会报告5篇、特邀报告134篇)、专著章节4章,主办学术会议22次;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97人次,口头报告84人次。

研究中心研究生获全国光学工程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国家奖学金、广东省优秀学生等奖励110人次。近五年,研究中心研究生获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奖)等奖励65人次。

近五年,研究中心主办了“第五届广东光子学与技术协同创新高端论坛”、“微纳光子学与光纤传感技术前沿研讨会”等学术会议;与中广核集团、中海油集团、华为公司、中核集团、亨通海洋等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光学超净实验室




广东省呼气试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呼气试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7年9月由广东省科技厅认定成立,为国内第一个专门从事呼气试验技术研究的工程中心。中心目前依托必赢76net线路重点围绕人民生命健康相关的同位素医药和医疗检测技术开展研究工作,整合同位素标记与测量技术、化学分析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学技术、软件分析与模式识别技术、药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的工程技术平台。通过呼气试验技术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实用产品的工程技术整合转化能力,促进更多的呼气试验研究成果转化为呼气试验产品。现有大型设备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碳同位素分析仪、液体闪烁计数仪、水汽同位素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性能电子鼻和红细胞寿命测定仪等。中心自成立以来获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颁发的“核技术应用突出贡献奖”,研究开发的红细胞寿命测定呼气试验仪获得“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获优秀奖,“第十届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获优秀奖。成立以来立项国家奖项目十余项,省部级项目二十余项,申请多项国内外专利,发表高水平论文十余篇。



市级重点实验室

序号

名称

批准时间

负责人

类别

1

深圳市激光工程重点实验室

2001年10月

阮双琛

市级重点实验室

2

深圳市微纳光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2006年12月

李景镇

市级重点实验室

3

深圳市传感器技术重点实验室

2008年12月

李学金

市级重点实验室

4

深圳高纯锗材料与探测器制造重点试验室

2010年12月

孙慧斌

市级重点实验室

5

深圳光纤传感网技术工程实验室

2012年12月

李学金

市级工程实验室

6

深圳市生物医学光学微纳检测与成像重点实验室

2013年8月

田劲东

市级重点实验室

7

深圳市物联网光子器件与传感系统重点实验室

2014年10月

王义平

市级重点实验室

8

深圳市光学材料飞秒激光制备技术工程实验室

2016年12月

王义平

市级工程实验室

9

深圳市先进薄膜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2017年9月

梁广兴

市级重点实验室

10

深圳市智能光测与感知重点实验室

2020年4月

于起峰

市级重点实验室

11

深圳市光子学和生物光子学重点实验室

2022年2月

屈军乐

市级重点实验室

12

深圳市超快激光微纳制造重点实验室

2023年3月

廖常锐

市级重点实验室

13

深圳市核与辐射安全重点实验室

2024年1月

刘永

市级重点实验室


Copyright©2025 必赢76net线路(BWIN中国)官网登录-欢迎您

Baidu
sogou